我国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若干理论创新研究
内蒙古师范大学丁龙召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若干理论创新研究》(项目批准号为09XMZ002),最终成果于2013年8月经同行专家鉴定,以优秀等级结项。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全球化进程的发展,世界的多元化和民族多样性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因此,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无论是当今国际社会,还是多民族国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政党和研究者的重视。古今中外的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特别是多民族国家内部民族关系处理得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安危、建设成败和民族兴衰的大问题。同时,也影响到世界和平与发展,以及地区稳定与安全和国际秩序的和谐。
我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国内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建立,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必须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重要任务。未来中国民族关系将如何发展,国家对此做出的宏观决策和制定的具体政策、措施科学与否,在一定意义上,既取决于我们对当前发展中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现状和发展趋势的正确认识、理解和把握,也取决于我们对相关基础理论的深入研究。因此,从基础理论研究和探讨我国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在新世纪新阶段特点、规律和发展趋势,不仅对我国民族理论学科发展将产生一定的推动和补充作用,而且,为全面认识我国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的现状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并为深化国内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始终不渝地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提供理论支撑。
我国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基础理论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结合民族关系的实际,在长期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形成的一系列理论观点、政策措施、经验总结,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处理国内民族关系的理论依据。本成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结合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国内民族关系方面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的若干理论问题,开展进一步深入研究,并试图以自己提出的新观点、新见解来丰富、拓展学科理论,并为进一步完善我国民族政策提供一些理论探索。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观点和建议
1.关于“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概念内涵及二者关系的研究。
针对我国理论界对其众说纷纭的情况,本成果主张:民族关系是指通过各种社会关系反映出的不同民族之间的联系形式。广义的民族问题是指通过各种社会关系反映出的不同民族之间矛盾的关系。狭义的民族问题是指通过各种社会关系反映出的,实质为我国各民族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人民内部矛盾的,不同民族之间矛盾的关系。
如果把民族关系的外延分为两个方面,即非矛盾的关系和矛盾的关系。其中,通过各种社会关系反映出的不同民族之间矛盾的关系,就是我们所讲的广义民族问题。因此,就概念外延而言,民族关系包括民族问题。
我们提出“民族问题”概念内涵的广狭义界定的意义在于,解决了我国理论界、学术界在运用民族问题这一概念时出现的混乱和矛盾现象。比如,我们在研究、介绍国外民族问题时,把凡是具有民族属性的问题都归结为民族问题,包括把多民族国家中,一些民族的分裂行为也包括在民族问题中。但是,在国内我们把边疆民族地区出现的、具有民族属性的、民族分裂现象就不包括在民族问题中。就是因为前者是从广义民族问题而言的,后者是从狭义民族问题而言的。
如新疆“7.5事件”,说它不是民族问题,就是从民族问题的狭义而言的。尽管事件已经涉及到民族与国家关系、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关系,是具有民族属性的矛盾,从广义上讲属于民族问题的范畴。但是,问题所反映出矛盾关系的实质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已经不是各民族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人民内部矛盾,而是关系到国家主权统一的问题,属于严肃的国家政治问题。因此,决不能定性为民族问题,也不能采用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方式、方法和途径来处理。
目前概括为“一个发展,三个关系”的民族问题定义,从理论到实践均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首先,该观点既不是一个规范的概念内涵的逻辑定义,又不是对概念外延周全的归纳,只是对民族问题涉及到的重要关系进行了概括。
其次,该观点认为民族问题包括民族自身的发展。试想,世界是多民族的,任何社会问题均与民族自身发展相关,那世界上除了民族问题还有什么问题呢?这种观点会使民族问题泛化,可能出现把什么问题都往民族问题上扯的现象。金炳镐先生在表述时,用“涉及”一词代替了“包括”二字,不是没有思考的。
第三,该观点认为民族问题包括了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严格地说,在多民族国家中,相关民族与国家发生的矛盾中,有些属于民族问题,有些不属于民族问题。不能一概而论,把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包括在民族问题之中,能把民族分裂活动也包括在民族问题中吗?
2.关于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研究。
民族关系是指通过各种社会关系反映出的不同民族之间的联系形式。它是复杂社会关系的特殊表现形式,其存在形态主要表现为民族之间关系的团结、和睦、协调以及矛盾、冲突、对立两种形态,其特点和发展趋势是由社会发展规律所制约的。所谓趋势是指事物发展的动向,即表示事物发展朝着某个方向持续运动的特征。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进程中,通过各种社会关系反映出民族之间联系形式的运动特征和发展方向。
根据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并运用现代耗散结构理论综合分析,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呈现出: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历史趋势,体现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各民族共同因素不断增多。即随着各民族之间交往联系内容的不断丰富、规模的不断扩大,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民族关系将在发展中得到巩固发展和不断升华。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的引领下,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是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突出特征。
另一方面,民族特点、民族差异和各民族在经济文化发展上的差距将长期存在,即通过各种社会关系反映出的民族之间的矛盾关系仍将长期存在。民族关系的发展具备一般系统形成耗散结构的条件,民族之间的交往和经济文化的交流,有能量的生成、聚集、消耗和释放,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过程中。民族关系也是一个非平衡性系统,民族间的和睦团结与矛盾冲突的力量,不可能保持同步增长或下降。通常条件下处于相对的平衡,特殊情况下,特别是当一个社会发生重大变革时,会出现失衡。但从趋势看,始终朝着高一级耗散结构演化。
上述二者的辩证统一和矛盾运动规律,决定着我国民族关系朝着共同繁荣发展的方向发展。
3.我国民族关系是一种民族共生态关系研究。
共生理论是借用生物共生理论的原理,研究人类社会现象形成的一种理论。社会共生论揭示了在社会发展中,个人之间或人们共同体(群体)之间既有相互排斥性,又有互补性这样一种关系。这种不同社会主体之间在利益关系上表现出的既矛盾冲突,又妥协合作、互补关系即社会的共生态。
笔者在“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这一理论概括基础上,运用社会共生理论,提出中国民族关系是一种共生态关系。所谓我国民族关系共生态,是指我国每个民族作为一个利益群体,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进步中所处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与各自分享相应的各种权利、利益相适应的和谐民族关系。民族共生态反映的是民族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互利共赢的一种存在发展格局和态势,通过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关系体现出来。从各民族共生态理论认识我国民族关系,包含了丰富而广泛的内容,反映了它同我们党和国家坚持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发展基本原则本质上的一致性。民族共生态的核心理念和内容:平等、包容、合作和发展。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与民族共生态关系发展相互促进、互为条件,因此,在我国全体国民中树立和强化中国各民族共生态的理念,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要求,更是中国民族关系发展规律的客观必然。
4. 关于民族问题的显现性和潜隐性研究。
显现性的民族问题和潜隐性的民族问题,是民族问题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两种存在形式,它们既不能割裂,又不是固定不变的。所谓显现性民族问题,是指在我国现实社会生活中,因各种原因直接导致并通过复杂社会关系反映出的,不同民族成员群体之间,或某一民族中一定群体同国家、地方政府之间发生的,具有民族属性的外部对立、冲突等对抗性行为。所谓潜隐性民族问题,是指在各民族共同发展交往过程中,因民族之间一切差异引起的,未达到外部冲突形式,而以观念、意识、舆论和社情民意的形式反映出的,一些民族的不满心理等矛盾现象。
一般而言,具体的民族问题都有一个由潜隐性向显现性的发展演变过程,但是,不一定所有潜隐性的民族问题均成为显现性的民族问题。我们解决民族问题的立足点是,尽可能使潜隐性民族问题减少向显现性民族问题转化。一旦产生显现性的民族问题,应尽快化解对立、缓解矛盾,使问题产生的负面影响减少到最低。处理和对待我国目前显现性民族问题和潜隐性民族问题的宏观思路,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子,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道路,继续坚定不移地坚持党和国家制定的,经过长期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一系列民族政策,并在此前提下,坚持五位一体总布局,特别要积极推进民族地区社会体制改革,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提高社会科学化管理水平,提高民族地区各级党和政府执政能力,以及驾驭处理各种类型民族问题的能力。
5.民族心理承受力和民族文化屏障研究。
民族心理承受力和民族文化屏障,是影响我国民族关系的两重要因素,也是我们从微观视角分析研究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新途径和新领域。所谓民族心理承受力,是指一个民族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面对客观外界变化的逆境事物(他们主观认为是逆境),包括自然逆境和社会逆境,所表现出的趋同心理反映,即他们的心理适应力、容忍力的强弱程度。在我国,汉族与各少数民族相比较,因各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差异和人口数量的悬殊,各少数民族的心理承受力普遍比汉族弱是一种客观现象。
所谓民族文化屏障是指基于民族性格和民族自我意识等文化特点和差异的存在,以隐蔽或显现方式反映出的民族之间的相互排斥和对自身保护的现象。文化屏障使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作为人们后天习得的东西,在民族交往中必然成为一种影响相互理解,甚至引起误解和隔膜。文化的差异性使民族相区别而分离,文化的相似性又使不同民族相互理解而接近。民族心理承受力和民族文化屏障这两种现象的存在和作用,不仅影响我国少数民族自身的发展繁荣和进步,而且对民族关系具有重要影响,应当引起我们民族研究和从事民族工作者的足够重视。
三、成果的学术和应用价值,以及社会影响
1.本成果属于基础理论研究,但是,研究内容均与我国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的实际紧密联系,五章中每一章均有主持人原创性观点,因此,研究的结论和提出的新观点对党和国家民族理论和政策的研究,以及民族工作的实践和民族政策的贯彻,都具有一定借鉴作用和启示意义,对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矛盾得以新的理论说明和阐释。
2.本成果的部分内容形成的2篇学术论文,已分别在《中国民族报》理论周刊2012年6月8日,《民族论坛》2012年第9期上发表。从内容看,一篇是理论界争议较多的热点问题研究之一,一篇属于新领域问题研究。两篇论文发表后均受到同行专家们的关注,并与作者交换意见共同探讨,而且两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民族问题研究》2012年第8期、第12期分别全文转载。由此也多少可以证明,本成果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
编辑: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