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晋语巴彦淖尔方言调查与研究》
作者简介:
雷雨,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讲师,2019年获兰州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内蒙古自治区社科规划项目1项,主要从事语言与民族文化研究。
项目成果简介:
2020年度内蒙社科规划项目《内蒙古晋语巴彦淖尔方言调查与研究》课题(批准号:2020NDC091)最终成果形式为专著,最终成果名称为《内蒙古晋语巴彦淖尔方言调查与研究》,约25万字。课题组由杜冰心、安丽卿、刘星等人组成。
此成果研究内容:
此课题在方言学理论的指导下,主要从语音历史演变、词汇的构成、词汇内外比较研究、四音格词、亲属称谓语义场、副词、疑问句等多方面考察、分析巴彦淖尔方言系统。
此成果研究价值:
(一)首次呈现巴彦淖尔汉语方言面貌。本课题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全面、系统、细致地呈现巴彦淖尔市七个旗县区汉语方言面貌,涉及语音、词汇、语法和地域文化,有助于推进适应内蒙古晋语研究实际的学术理论体系。(二)为汉语史研究提供方言证据。本成果方言词汇的溯源有助于理清词汇演变的脉络和新旧词更替的线索,与中古音的比较有助于探寻语音演变脉络,语法层面对副词、复句等的分类描写,有助于揭示汉语发展过程中外部接触与内因驱动的语法化之间的辩证关系,为汉语史研究提供方言佐证材料。(三)有助于地域文化的传承发展。巴彦淖尔作为内蒙古沿黄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草原丝绸之路建设的枢纽,调查整理方言语料、深入开展方言研究、保护开发方言资源已经逐渐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语音数据库、音档及方言地图的建立可以在人工智能时代为方言的抢救和保护提供参照。
此成果创新之处:
(一)研究视角的创新。此研究成果突破了以往缺乏大框架统摄下的集中调查和综合论述,特别关注古语词、串话、副词、疑问句和复句等内容,打开多视角研究的新局面。(二)研究方法的创新。本成果描写和分析、共时和历时、材料和理论相结合,特别是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建立新型语音数据库,拿出系统的、有深度的、对应性强且可以共享的综合语料,有助于建立适应内蒙古晋语实际的理论体系。(三)学术观点的创新。此研究成果基本实现了语料翔实、可靠,描写细致、精准,论证有力,理论创新,树立了语料数据化处理以及共时和历时研究相结合的观念。
编辑:贾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