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理解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贯彻好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系统观念等重大原则
围绕党的中心任务系统谋划,以“四个迫切需要”正视改革,以“五个注重”统筹改革,以“六个坚持”驾驭改革,以“七个聚焦”锚定改革,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铺就坦途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在统筹“两个大局”中继续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政治宣言书,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发展的时代号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贯彻好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系统观念等重大原则。这六条原则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宝贵经验的科学总结,对于我们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必须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严格遵循、长期坚持。
“六个坚持”重大原则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武器
“六个坚持”重大原则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为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领导、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以思想理论创新引领改革实践创新,在改革使命、改革方向、改革目标、改革策略、改革动力、改革方法等方面作出系统阐述。“六个坚持”重大原则科学回答了在新时代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依靠谁、为了谁,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怎样全面深化改革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揭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保证、改革的根本目的、改革的核心主题、改革的重大举措之间的内在贯通性、原理性与原则性,在指导新实践、引领新变革中展现出强大的真理魅力和实践伟力,也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我们既要系统化理解“六个坚持”重大原则的关联性、完整性、系统性,更要深刻把握、活学活用其方法论的灵魂。
“六个坚持”重大原则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宝贵经验的科学总结
回顾历史、总结经验,从中得出规律性认识,形成科学理论,进而映照现实、指导实践,远观未来、把握大势,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优良传统。“六个坚持”重大原则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宝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原则、通行法则。
中国共产党最善于总结经验、提炼方法、谋划未来。从改革中总结宝贵经验,这既有利于完善改革布局、突出重点内容,又能提高改革整体效能、稳妥推进改革进程、扩大改革受益面、兼顾改革均衡性。《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总结了“十个明确”,其中“第一个明确”就是“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全党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历史证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作为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是领导一切的,其中就包括统领改革开放。而突出“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这一重大原则,重在强调制度立基、制度完善与制度定型,制度是管根本、管全局、管长远、管方向的,绝不能搞“制度的飞来峰”。《决定》强调“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创新重要制度”,“筑牢”“完善”“创新”三个关键词分量很重、定性很准、经验累积深刻而雄厚,明确了关于不同层级的制度是坚持还是犹疑、是改还是不改、是完善还是破而后立的关键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依托于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不断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释放制度的魅力。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贯彻“六个坚持”重大原则
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开辟的是人类迈向现代化的新道路,开创的是人类文明新形态,我们必须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中续写改革开放新篇章,一以贯之地遵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掌舵,是我们在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的关键。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广泛动员和有效组织全体人民以主人翁姿态投身改革开放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这是新形势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党中央是发动领导改革的总设计师,是统筹协调、整体推进改革攻坚的关键中枢。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推动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高度自觉,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这是历史唯物主义所揭示的历史真谛,彰显了人民至上的基本价值取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推进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国家变得更加富强、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正义、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要推动改革不断顺应人民期待、满足群众需求,让改革的成果更多更便捷更及时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让人民共享改革机会,参与改革进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落实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中,就是要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
坚持守正创新。“守正”和“创新”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辩证法。中国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不创新没有出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要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但不守正就会迷失方向,就可能犯颠覆性错误。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坚持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地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该改的、能改的我们坚决改,不该改的、不能改的坚决不改;无论改什么、改到哪一步,都要坚持党的领导,确保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制度是我们行稳致远的根本保证。在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们最大的底气;中国制度的“13个显著优势”是党和人民闯关夺隘、对抗各种压力测试的“渡劫神器”,是我们廓清迷雾校准航向的“北斗七星”。新时代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轴,增强以改革推进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自觉性,突出制度建设这条主线,把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深化各领域各方面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优化治理效能,更加全方位、立体化呈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必须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做到改革和法治相统一、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及时把改革成果上升为法律制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分别就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战略部署,两次全会分别通过的两个决定构成了相得益彰的姊妹篇,改革和法治如同鸟之两翼、车之两轮。新征程上,要继续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推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更加健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达到更高水平。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应当同进一步全面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发挥法治的重要作用,做好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相关法律的立废改。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对法治中国建设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宪法的国家根本法地位、坚持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和在改革中完善法治相统一,处理好改革和法治的关系。进一步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以良法善治护航美好生活、以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改革伟业。
坚持系统观念。“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坚持系统观念,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总结,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要求。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仅仅依靠单个领域、单个层次的改革难以奏效,必须加强顶层设计、整体谋划,增强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协同性。改革中力求使各项改革举措系统集成,各个领域、各个部门之间协同配合,提高改革的关联性和耦合性,真正激发改革合力。系统论要求我们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孤立地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们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必须克服极端化、片面性,要善于处理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在权衡利弊中趋利避害,作出最为有利的战略抉择。任何主观主义、形式主义、机械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的观念和做法都可能会葬送改革的大好形势,错过重要的历史机遇期。我们必须围绕党的中心任务系统谋划,以“四个迫切需要”正视改革,以“五个注重”统筹改革,以“六个坚持”驾驭改革,以“七个聚焦”锚定改革,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铺就坦途。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编辑:贾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