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自治区规划项目管理 社科新论 研究基地 资料下载 成果推介 高端智库

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内蒙古社科规划网 > 社科新论

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2024-08-23 来源:《内蒙古日报》 作者:孙杰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坚决破除妨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

  发挥好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更好相适应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

  以系统观念谋划推进改革,加强对各领域改革的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领导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深邃洞察力、敏锐判断力、理论创造力、战略引领力擘画改革蓝图,全面深化改革在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历史性伟大成就,绘就了一幅气势恢宏、波澜壮阔的改革画卷。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战略擘画、提供了根本遵循。

  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实现现代化、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奋斗和追求,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围绕党的中心任务谋划和部署改革,是党领导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中国式现代化是绝无仅有、史无前例、空前伟大的,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给我们提出的新考题比过去更复杂、更艰难。我国发展处于新的历史方位,改革开放到了一个新的重要关头。现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依然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比如,市场体系仍不健全,市场发育还不充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尚未完全理顺,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产业体系整体大而不强、全而不精,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民生保障、生态环境保护仍有短板,等等。归结起来,这些问题都是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反映,是发展中的问题,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从体制机制上推动解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锚定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目标,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坚决破除妨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不断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要聚焦全局性、战略性问题。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根本最紧迫的任务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体制改革牵一发动全身,对其他领域改革具有牵引作用,是新时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牛鼻子”。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突出经济体制改革这个重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就要增强发展动力、破解发展难题、赢得发展优势。只有发挥好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才能为其他领域的改革提供重要支撑。要坚持和发展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支持全面创新、城乡融合发展等体制机制,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更好相适应。

  经济领域改革如此,其他领域改革亦是如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其他领域改革也要聚焦全局性、战略性问题谋划改革举措,实现纲举目张。要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加强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巩固和深化解决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创新性政策方面的改革成果,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深化。当前,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需要解决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个时候更需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更好把改革推向前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也是中国改革最深厚的基础和动力源泉。实践证明,改革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改革中每一个新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中每一个方面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

  《决定》指出,“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要从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注重从就业、增收、入学、就医、住房、办事、托幼养老以及生命财产安全等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中找准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多推出一些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多办一些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实事,使改革能够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既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把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变为“施工图”,把“大写意”变成“工笔画”,既要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敢于啃硬骨头、涉险滩,又要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掌握正确的方法。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以正确的方法论为引导,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深化对改革规律的认识,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形成了改革开放以来最丰富、最全面、最系统的改革方法论,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在攻坚克难中不断迈上新台阶、取得新胜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有破有立,得其法则事半功倍,不得法则事倍功半甚至产生负作用。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新征程,一是要更加注重守正创新。方向决定道路。改革不是改向,我们既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守正就是坚守真理、坚守正道,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等根本的东西绝对不能动摇;要敢于创新,把该改的、能改的改好、改到位,看准了就坚定不移抓。二是要更加注重系统集成。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体现在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任务之全面、内容之深刻、影响之广泛前所未有。坚持以系统观念谋划推进改革,就要加强对各领域改革的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避免各行其是、相互掣肘,在统筹兼顾中汇聚改革合力、增强整体效能。三是要求真务实抓落实。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改革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全面深化改革犹如建设一座大厦,既要绘制好蓝图,更要抓好施工落实。我们必须以钉钉子精神抓改革落实,既要积极主动,更要扎实稳健,明确优先序,把握时度效,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确保改革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作者系内蒙古党校教授、内蒙古党建研究基地首席专家)

编辑:贾小燕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